首页 > 其他类型 > 雄霸隋末 > 第28章 科举取士

第28章 科举取士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四合院从站长开始 人生救赎之路 重生,白富美人设不能倒 开局一把镐,SSS级全靠挖 重生军旅不爱红妆爱武装 闪婚豪门,小可爱被总裁宠疯啦 穿越那件事儿 人族在逃公主:我竟是NPC? 消失的被害人 意难逍

未等杨坚等话,杨延裕继续道:“陛下又废除酷刑,修订了《开皇律》,对一些严厉酷刑一概废止,大大减少了律法的残酷和野蛮性。另外陛下实行均田制,对于普通百姓实行实行轻徭薄赋,鼓励农桑,这对于那些豪强贵族,世家大族兼并土地,可是狠狠的一击啊。”

杨坚听得这番话,微微一笑,默不作声。

延裕摇晃着脑袋继续道:“其实作重要的一点,就是陛下建立了科举选士制度,要知道在我朝之前,门阀士族垄断朝政,而陛下如今实行科举选士制度,重才学而不重门第,虽庶族寒门,只要有才也有机会当官,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,消弱了门阀大族的世袭特权,对大隋朝以后可谓是影响甚大啊。”

杨坚听得杨延裕道科举取士,当即问道:“可是如今这科举选士之路,却异常难走呀,不知道你心中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?”

杨延裕沉思片刻便道:“魏晋之时,士族势力强大,常常影响朝中吏部考核,造成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士族的现象,不但阻塞了从民间取才,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才。”

杨延裕心里清楚,科举萌发与南北朝时期,真正成型却在唐朝,为什么科举在隋朝没有推行下去,杨延裕估摸着是跟随杨坚建立大隋元老集体抵触的结果。

只见杨延裕拱手道:“意欲推行科举取士,首先士子应举,原则上允许投碟自进,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者州郡大人推荐。其次一切以程文为去留,换言之,举人及第火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,最后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,士人定期赴试。”

杨延裕上述所的“投碟自进”和“考试黜落”虽然在南北朝已经出现了端倪,但正式出现却并不知在哪个朝代,反正并没有出现在隋朝。

听得杨延裕这番话之后,杨坚缕着胡须问道:“如果允许投碟自进,恐怕那些公卿大臣,门阀氏族会强硬抵触的。”

杨延裕拱手道:“投碟自进作为地方举子的一种取解形式,举荐之人必须德行才艺出众,而且相对应配备一套律法,好比,凡举人皆取方正清循,名利相符,若德行无闻,妄相推荐者,或才堪利用,避而不举者。一人徒一年,二人罪加一等,罪止徒三年,如此一来各地州府便会举荐各自区域德行威望者,有学识者前来参加科举。”

听得杨延裕这番话,杨坚情不自禁喊了句:“妙哉,妙哉,妙哉呀。”

一连三个妙哉,可想而知杨延裕这番话令杨坚是多么的激动,如此一来的话,地方父母官对于参加科举的举子就负有德行和才艺衡定的明确责任。

其实杨延裕完全可以采取明清代科举考试制度,分为乡试,会试,殿试等,乡试是地方性科举,每三年一次。

会试由里礼部支持的全国考试,最后一个殿试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,这样一来通过殿试的人便是子门生。

只是隋朝如今门阀士族势力依旧强大,而且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,比如陇西李氏,赵郡李氏,博陵崔氏,清河崔氏,范阳卢氏,荥阳郑氏,太原王氏等。

这样还不算朝中那些公卿大臣,杨延裕敢保证,倘若自己直接向杨坚建议推行乡试,会试,殿试,那么走出这个大殿,自己就有可能招来横祸。

这时候,苏威徐徐走了进来,杨坚便将适才杨延裕的科举选士了一遍,待得听完杨坚的话,苏威并没有流露出一股喜悦之情,反而担心地道:“陛下,科举取士这个法子的确前无古人,只是从秦,两汉及南北朝以来,朝廷取士都是有名望之人进行举荐,如若我们贸然大面积推行科举取士,恐怕会引起朝中大臣集体反对呀。”

杨坚才才被杨延裕激起的热情瞬间被苏威扑灭了,看着杨坚面露为难的样子,杨延裕却轻轻一笑道:“陛下不必担忧群臣反对,只要陛下坚定推行科举之意,我们首先可以选择一个地方进行试点,如果成效不错,便可进一步在全国推行,到那个时候,群臣反对就是和下人为担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从乌坦城开始征服诸天 重生九零之她成了人类首富 田园锦绣之ET也疯狂 网红大人求复合 彪悍农女:丑夫宠上天 逆天魔妃:帝尊,放肆撩 慕少专宠:大牌娇妻难伺候 反派大佬白天碰瓷我,晚上求抱抱 快穿之被降级了怎么办 娇妃是朵白莲花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