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青氓 > 第59章 谗人罔极

第59章 谗人罔极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娱乐:经营民宿,开局接待杨宓 获得传承后校花学姐倒追我 浪痞 完蛋!三个女室友轮番壁咚我 红颜如梦,情深似海 问鼎记! 大秦:大雪龙骑战天下 天龙:恶有善报 五行元力 我徒弟太强了

雪落无声。

青衣道士孤立雪中,仰视幽明,淡淡地道:“雪似霜妃,薄以寒气而欺梅。人世升降如此,今夜务必又难入眠。”振衣裳,青衣上冰霜迸落,铿然有声。

背间长剑随主人默然前行,梅花闪过,青衣道士步履霜雪,来到一处府邸前。灯笼暗淡,门卫问道:“道人有何贵干?”青衣道人道:“久有一事,欲拜访地主。”门卫道:“官府重地,不可任意为之,阁下不像朝中大员,还请回避。”青衣道士微微一笑,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,道:“劳烦小哥转禀天权大人,十六年前的江南故人欲求一晤。”门卫拿过信封,道:“稍等。”青衣道士道:“多谢!”回衣环视,只见四周白雪皑皑,灯火之下,街道一片空明。青衣道士深吸口气,黯然道:“虽南北相隔数千里,此地却很有金陵的味道呐。”回想往事,心潮跌宕。

忽听门卫来报:“天权大人有请!”青衣道士道:“麻烦小哥引路。”门卫道:“请!”同他穿过大院庭廊,来到正厅前,守卫躬身道:“天权大人便在里面,小的告退了。”青衣道士摆手道:“好走!”提裳负剑步入厅内,灯火摇摇欲灭,座东一名薄衣老者背身而立,正观看墙壁上的一张山水画卷。

青袖轻甩,厅门尽数关上,厅内烛火因此不摇。青衣道士闭目道:“一重山,两重山,山远天高烟水寒,相思枫叶丹。”白发如雪,薄衣老者闻声叹息,应道:“菊花开,菊花残,塞雁高飞人未还,一帘风月闲。”声音悲凉,凄苦不堪。青衣道士道:“夜半唐突,实非本意。蛮宾不礼,主勿介怀。”薄衣老者摇头道:“不敢!无国无君之臣,岂敢卧榻酣睡?阁下同为江南遗孤,应该亦有感受。”青衣道士低头道:“亡国饮恨,某已担受了三十九载,感受怎能不深?只怨草芥之身,难以撼动大局。”

薄衣老者并不回头,凝视壁上图画,道:“天下大势已定,鼎立不摇。纵加百万之众,亦难更改。况多我一人之忧愁,而取天下人之安乐,残年之人,已尽人事,便无强求挂碍了。”青衣道士冷笑道:“既无挂碍,天权大人又何故将故园挂于墙头,日夜回首?”薄衣老者道:“生我养我之地,诚实难忘。”青衣道士道:“心有难忘之事,便是人事尚未达成,这道理天权大人应该明白。”

薄衣老者道:“明白又能如何?天下非王侯将相之天下,更有亿万民生。正如乐逢新所说,这天下乱了近一百年,也是时候定鼎了,至于这天下叫宋还是叫唐,姓赵还是姓李,并不重要。我等亡国孤臣固然可悲,可相比于脚下枯骨,不禁喟然。”青衣道士道:“可笑!昔李世民兵变玄武门,香孩儿陈桥叛逆,哪个不是图一己之私利?后来人却又是如何评说其功绩的?此不过先私而后公之计。今宋朝外忧西辽虎狼之心,内患官吏贪墨之迹,如此江山,损我华夏之威严,误我百姓之生业,实欺国中无大人。今天权大人手握十万虎师,一鼓而下,赵氏湛卢,岂能不易手他家?”

薄衣老者沉思片刻,道:“亡国遗民,实不想贻人以王莽、安史之口。”青衣道士道:“我等兴义兵,讨不义之国,乃天下归心之举,岂可自比于乱臣之辈?”薄衣老者面壁又想了一会,道:“伐大国者必伤其民,阁下可有全国全民之策?”青衣道士道:“自古来伐无道者,以暴易暴,不趋避小民之伤。所谓杀生护业,涂炭三年,然后还百姓三百年盛世,岂非百姓之所得乎?”薄衣老者犹豫不决。

青衣道士长叹一声,道:“四十年来家国,三千里地山河。凤阁龙楼连霄汉,玉树琼枝作烟萝。几曾识干戈?一旦归为臣虏,沈腰潘鬓消磨。最是仓皇辞庙日,教坊犹奏别离歌。垂泪对宫娥。”亡国之音,薄衣老者闻之伤感,抚摸墙上画卷,咬牙道:“亡国必当雪耻!李某人恭听阁下高论。”青衣道士道:“欲亡赵宋,唯有三点。其一,不作壁上之观;其二,旋面目,南面称王;其三,奉上座,礼贤人。”一语双关,薄衣老者听毕动容,将壁上图画收起,薄袖回风,转身道:“请上座!”声音坚决如铁。

扬天之眉目,顺水之暮雪丝,更有一股凡人所不及的天子气,青衣道士默默地观察着这副容颜,背中长剑颤抖不已,刹那间,想起了别尘已久的主人,心口绞痛,青袖向前,低声道:“请!”入席就坐。薄衣老者拂衣而坐,执起案上信笺,道:“十六年前,赵光义病死,宋朝根基不固,我书此信,遣亲信部下百零八人于江南举事,结果竟一去不返,以阁下的年龄,恐怕并不在其列,何以寻得此信?”青衣道士道:“故国六百万众,思虑举事的何止一百零八人?当年之事,某亦效劳,其中经过悉在脑海,天权大人想必很想知道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归燕寻侠 极品魔妃逆天下 暴君你金手指掉了 问仙录之毒手神医 烽烟漫 梦道寻仙 这个剑仙有点不对劲 圣武临风 修仙直播天团 苟在修仙世界肝熟练度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